100元附近学生_200元同城服务,附近100快餐二维码,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

  中国文明网主站 |   邮箱 | 搜索
 
  首页 |
|
聚焦承德 文明播报 宣传信息 文明创建 讲文明树新风
联盟联播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我们的节日
|
|
图文简报 重要活动
工作提示 主题活动
|
|
全民阅读 文明论坛
承德风采 地方传真
  首页 > 道德模范
2020年6月承德好人事迹简介——唐玉玲
来 源:    发表时间:2020-06-30

  唐玉玲,女,1975年5月出生,大唤起乡五十一号村村民。现家庭五口人:婆婆,窦秀兰,72岁,身患精神病40多年;女儿,霍春燕,二十四岁,本科毕业现在北京打工,霍春领,十六岁,在读初中,就读于棋盘山中学;配偶,霍利民,五十一48岁,在家务农。

  唐玉玲她26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有重度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的婆婆,任劳任怨,从无怨言,把婆婆当成亲生母亲看待。然而祸不单行,15年前,丈夫突遭意外脑部外伤,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她却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重担,一边经营牲畜挣钱养家,一边悉心照料公婆、丈夫和女儿。她的事迹传遍街坊四邻,被大家公认为“好媳妇”。

  26年前,年仅19岁的唐玉玲嫁给了丈夫霍利民。她的婆婆已经患有精神病40多年了,智商相当于3岁的幼儿也不说话,生么都不知道,生活上根本无法自理。虽然婆婆现有两个儿子、但是儿子不能时常在身边照顾,所以生活上的事情还是要靠唐玉玲。从她处对象开始,她就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服侍婆婆一日三餐、端茶递水,洗头擦身成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婆婆情绪喜怒无常,动不动就会发脾气,朝媳妇身上摔东西。每次唐玉玲除了躲就是跑,从不还手。有时候唐玉玲把婆婆“哄”高兴了,她也会自己去上厕所,只是经常不记得提裤子。唐玉玲便上前帮她提裤子,从来没有嫌弃过。

  然而祸不单行,唐玉玲36岁那年,下地干活回家的路上树倒了撞到了头,换上了癫痫,给本来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上、经济上的重担又多了一份在唐玉玲身上,她一边要照顾婆婆,一边要照顾要好自己,一边还要打零工补贴家用,一遍还要照顾一双儿女,供他们读书。

  就在2017年,年迈的公公去世了,婆婆的病情也进一步加重,基本不能说话,只会哭会笑,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唐玉玲面对困难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由于身精神病,唐玉玲的婆婆还经?;岵镁?,发病时常常嗷嗷大叫,尤其是大半夜,一叫就是好几个小时,吵得家人和周围邻居都无法睡觉。唐玉玲非但不去责骂婆婆,而且还要为了取得邻居的谅解挨家挨户赔礼道歉。所以提起唐玉玲,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她太不容易了,大家都说这样的好媳妇不好找。

  如今,婆婆已经70多岁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能活这么久,实属不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唐玉玲的细心照料。婆婆现在已经不记得自己儿子、女儿的名字,但是她记得唐玉玲的名字,每当唐玉玲给她送饭,她都会开心得“呵呵”笑,唐玉玲的信念那就是让一家子都平安快乐,她都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唐玉玲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农村妇女,用坚强和执着,撑起了一个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邻里的好评,赢得了乡亲的敬重,演绎着人间最朴实无华的真情,它实实在在的事迹经得起孝老爱亲好人这个称号。

主题活动 更多>>
热血共进.jpg
微信图片_20200611102119.jpg
pic_01.jpg
公筷_副本.jpg
图文简报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2期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1期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0期
简报9期.jpg
2014第9期
文明博客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
·随手拍“教师节”活动开始了
·[原创评论]文明与旅游同行
·[微评公益广告]放飞中国梦
·[微评公益广告]粮食 命根子
·[微评公益广告]中国梦我的梦
·[微评公益广告]代代中国梦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为实现中国梦而
县区传真
双桥区 双滦区 营子区
承德县 平泉县 宽城县
隆化县 滦平县 兴隆县
丰宁县 围场县
  中国文明网联盟
 
 
承德市文明办   主办
冀 ICP 备 0901535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