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学生_200元同城服务,附近100快餐二维码,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

  中国文明网主站 |   邮箱 | 搜索
 
  首页 |
|
聚焦承德 文明播报 宣传信息 文明创建 讲文明树新风
联盟联播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我们的节日
|
|
图文简报 重要活动
工作提示 主题活动
|
|
全民阅读 文明论坛
承德风采 地方传真
  首页 > 道德模范
23年默默坚守 只为守护塞罕坝百万亩林海
来 源:承德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1-08-31

  刘军、王娟夫妇,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火楼瞭望员。他们先后担任过偏僻的防火检查站检查员、偏远的营林区护林员、林海深处两座望火楼瞭望员,前后23年的时间里刘军与寂寞相伴,与孤独为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默默守护着塞罕坝百万亩林海,为塞罕坝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刘军是塞罕坝的“林二代”,从小在林海中长大,对于林子有着很深的感情。1998年,交道口检查站缺人,在林场领导为选人发愁之际,年仅28岁的刘军主动请缨,和妻子王娟一起驻守检查站。交道口检查站是当时林场最偏僻的检查站,只有三间平房、一根木杆,方圆十里不见人烟,条件十分艰苦。检查站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山涧里挑,冬天雪大山高,坡陡路滑,只能靠吃雪水度日,十天半个月不能洗一次头。检查站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平日里只能靠读糊墙的报纸解闷儿。即便条件再艰苦、日子在枯燥,刘军依然没有忘记自己肩上担负的职责和使命,严格检查过往每一辆车、每一位行人,看看有无打火机、火柴等野外用火工具,再仔细叮嘱大家这片林子来之不易,一定不能携带火源、火种进山入林。

  塞罕坝的防火紧要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防火紧要期从每年的3月15日到6月15日,秋季防火紧要期从9月15日到12月15日。防火紧要期内刘军从早晨6点开始到晚上9点,在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里,要以每15分钟一次的频率登楼顶,用望远镜眺望周围方圆15公里的火情,然后工工整整的在记录本上记录瞭望情况,再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告林区最新情况。从晚上9点以后,每隔一小时也要观察一次火情,没有火情也要记录、报平安。在望火楼工作的13年里刘军、王娟夫妇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夜晚为了能准时瞭望汇报,他养成了和衣而睡的习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机械的火情瞭望工作,也成就了刘军“千里眼”和“活地图”的绝活,沟沟岔岔、林相河流都了如指掌,辖区哪里是火险高发区,哪里是瞭望死角,他都掌握的一清二楚。为了准确地报告出火情,他不断琢磨,逐渐形成了一套“瞭望经验”:植物燃烧烟是拔地而起、呈柱状、有“根”;雾起来是发散状,没“根”。

  为了守护好林子,刘军夫妇几乎断绝了与亲戚朋友的往来。刚到检查站的时候,孩子刚满3岁。由于防火检查工作全年无休,刘军夫妇只好把三岁的女儿送到内蒙古的姥姥家。想女儿的时候只能靠看女儿照片缓解思念,孩子的几张照片翻了又翻,但又怕翻多磨坏了,最后还是装在信封里收起来,实在想得厉害,才拿出来看看。孩子10岁时,才被接回围场县上小学,由于瞭望岗位离不开人,夫妻俩只得把孩子安排在寄宿制学校。每当学校放假,刘军只能让孩子呆在学校,或者到孩子熟悉的人家中去,一家三口,仅在孩子寒暑假时相聚。

  23年来,刘军夫妇以场为家,与艰苦作伴,无怨无悔,默默坚守,将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塞罕坝护林防火事业,把忠于职责刻入生命年轮。他的人生,如同林海里的棵棵松树一样挺拔而坚定。

  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并走进望海楼亲切看望了刘军夫妇。

主题活动 更多>>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帮提升文明素质.jpg
banner_02.jpg
图文简报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2期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1期
W020141217552628532025.jpg
2014第10期
简报9期.jpg
2014第9期
文明博客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
·随手拍“教师节”活动开始了
·[原创评论]文明与旅游同行
·[微评公益广告]放飞中国梦
·[微评公益广告]粮食 命根子
·[微评公益广告]中国梦我的梦
·[微评公益广告]代代中国梦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为实现中国梦而
县区传真
双桥区 双滦区 营子区
承德县 平泉县 宽城县
隆化县 滦平县 兴隆县
丰宁县 围场县
  中国文明网联盟
 
 
承德市文明办   主办
冀 ICP 备 0901535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