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学生_200元同城服务,附近100快餐二维码,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文明之风吹遍双滦 共建共享文明硕果——双滦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来源:文明承德    发表时间:2025-06-10

近年来,双滦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统领,以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城理念为遵循,严格落实“1+18”创建指挥体系,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常态化开展创建工作,解决了制约城市文明提升的许多难点问题,居民生活水平、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2024年承德市双滦区组织科技活动周活动

一、创建成效显著,城市文明底蕴不断充实

(一)聚焦难点,强化治理。盯紧创城短板弱项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市政设施修缮、路网改造升级、物业管理规范等8大提升工程,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一批难点顽疾,全区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整治居民小区乱堆乱放、垃圾积存等问题3430余处;修缮市政设施、破损路面2200余处;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550余次;巡查督导物业企业110余次,下发检查整改通知单78份;共新建、改造道路约3307米,修复破损绿篱1435㎡、裸露土地15处;升级便民服务点8处,御道早市372户商户实现整体搬迁,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二)浓厚氛围,美化环境。发放《市民文明手册》《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宣传册以及围裙、纸杯、纸抽盒、扇子、手提袋等创建宣传品,在社区、生活小区、广场、各乡镇大集集中宣传;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等主题的雕塑、展板、地插、户外围挡等公益广告;发挥“双滦大喇叭”的硬核力量,每天早中晚定时播报精神文明建设信息,通过立体式、全媒体实现无死角全覆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制作推送《垃圾不落地》《别乱贴》等视频短片,覆盖人群30多万;通过“文明双滦”“双滦事”等公众号,开设“双滦创城进行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专栏,实现立体全面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城局面。

(三)培树典型,引领文明。积极收集全区范围内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综合考量道德行为、人格品质、 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因素,开展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工作。至今,双滦区8人(组)荣获河北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8人获评“河北好人”,4人(组)获评“中国好人”。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六进”系列巡回宣讲活动,让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走进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家门口,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台专题栏目、公众号专栏、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以及善行功德榜、道德模范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扩大群众知晓率,提升榜样人物的影响力,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2025年2月承德市双滦区组织社区开展书法活动

二、文明实践增效,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建设阵地,打造队伍。按照“一个中心、N点辐射、全域覆盖、多重功能、共享使用”建设要求,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9个、实践站91个,完成全覆盖,在公共服务场所、居民集聚区、农村集市等区域,因地制宜设置文明实践点300余个,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队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16支志愿服务队,实名认证志愿者33186名,志愿者总数占全区人口的16.6%,打造了“双滦区爱心联盟”、大庙镇“调解女团”等志愿服务品牌81个。

(二)服务群众,传播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城乡面貌提升、乡村“村晚”、周末敬老行、广场舞大赛、文明大家谈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培育了解决邻里纠纷的“姚奶奶工作室”、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张继昆医疗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基层文明实践力量,以“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精准收集整理群众意见,适时发布活动项目和活动计划,有效回应群众的志愿服务诉求,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实践内涵。

(三)创新实践,打造品牌。围绕双滦区“文艺两新”聚集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串联偏桥子镇大贵口村、鼎盛王朝产业园区、双塔山风景区,依托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全区重点工作,通过举办文体展演、整合文化阵地、提供便民服务、满足个性需求等“文明实践+文化体验”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成立双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进一步夯实活动载体、培养志愿骨干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成立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卫生健康、文明礼仪等12支培训服务队,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提高文明实践新活力,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及满意度。

2025年3月承德市双滦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三、培育文明乡风,移风易俗质效不断增强

(一)改善环境,美化家园。为进一步改变陈规陋习,倡导文明理念,让现代文明的种子在农村落地生根,全区81个单位1100名结对帮建人员深入63个村,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清理乱张贴小广告、垃圾纸屑、乱堆杂物等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区农业农村局、各镇执法队进一步压实“城乡环卫一体化”职责,不定期检查、抽查,村民乱堆乱放现象明显减少,停车秩序更加规范,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二)丰富活动,推进文明。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依托“双争有我”系列活动,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建设农村文艺队伍、吸收文化志愿者,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乡村“村晚”、敬老行、彩色周末、广场舞大赛、善美家风故事会等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结合春节、清明节等特定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如西地镇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文艺作品中,组织开展“村晚过大年”新春联欢会,大庙镇北梁村开展“百家饭”活动、黑山社区创新“文化+政策”宣教模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等。

(三)挖掘案例,传播推广。充分挖掘移风易俗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移风易俗新模式。比如,西地镇肖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红白喜事节俭制度》,严格规定红白事操办规模、待客范围和席面标准,实行涉事宴席“正席一顿饭”,饭桌菜品以大锅炖菜为主不超过12道,香烟价格不超过20元,酒水价格不超过30元。双塔山镇大龙庙、下店子村推行“积分制”管理,将村规民约细化量化为具体的32项数据指标,以家庭为单位,按期评比,兑换奖励。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实行以积分定信、奖励用信、全民争信为主要内容的“三信”工作模式,按季度评定“基础积分”“信用积分”,为农户评定信用等级,用“真金白银”来兑现星级奖励,2023年以来仅大贵口村就为有意愿的51户发放信用贷款507万元,实现实践效果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025年承德市双滦区鼎盛文化产业园组织开元活动

文明凝聚精神,文明鼓舞士气,文明激发活力。多年来,双滦区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抓手,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同奋斗,持之以恒打造新时代文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