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宽城满族自治县苇子沟乡穆杖子村张云成家的院子里,该县残联工作人员和双滦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信艳丰轻轻叩响了这户人家的门。屋内,张云成正蜷缩在墙角,他已经三年没迈出过家门。
“张大哥,我们是来帮你做残疾评定的?!毙叛薹嶂魅味紫律?,用平缓的语调开始了这场特殊的诊疗。这场持续了40分钟的“家庭问诊”,最终让这个因严重精神障碍长期闭门不出的汉子,在家完成了残疾人证办理的所有流程。
这样的场景,在3月下旬重复了23次。宽城残联联合医疗专家开展的“上门评残”专项行动,如同春日暖流浸润着全县10个乡镇。据县残联理事长刘成林介绍,智力、精神类残障人士占全县持证残疾人的11.3%,其中超过三成因病情严重无法前往定点机构鉴定?!拔颐谴牌啦凶胰牖Э构ぷ鳎仁嵌云啦斜曜嫉募崾?,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刘成林说。
在龙须门镇老亮子村,评残专家团队遇到了“棘手”案例。年仅9岁的张宇轩患有智力和精神双重障碍,见到陌生人会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出现不可控动作。县残联工作人员李桂平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连续三天上门,每次都带着张宇轩平时最爱的山楂糕?!跋衷谒醇一嶂鞫焓忠闶沉??!崩罟鹌叫ψ耪故臼只锱纳愕幕ザ悠?。这种“先交朋友再办事”的工作法,让最终评残过程异常顺利。
据统计,此次专项行动共为23个家庭节省交通、误工等费用1万余元,预计每年可为他们增加政策补贴6.9万元。更令人欣慰的是,有5名患者在专家指导下开始规范用药,3个家庭拆除了违规约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