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校园创建的征程中,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紧扣“六好”标准,结合本地特色,深挖校内资源,以历经十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依托,精心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明校园品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创建之路。
学校领导将文明校园创建视为核心任务,聚焦非遗剪纸与红色教育融合。他们通过组织培训、邀请大师授课、选派教师参加研讨会提升剪纸素养,还安排参观红色基地、参与文化讲座,助力教师理解红色文化,为教学打基础。 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讨解决非遗剪纸与红色教育融合难题。为保障非遗教育稳步前行,持续优化师资结构,积极与校外非遗专家、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合作,这些外部力量为学校特色发展注入动力,筑牢文明校园创建的组织根基。
学校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内非遗与红色文化活动阵地。校园内的剪纸文化长廊,多功能厅定期举办红色主题剪纸展览、讲座和比赛,各班级教室设立剪纸文化角。此外,校园广播、宣传栏等也定期宣传剪纸文化和红色故事,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加强与社区、博物馆、文化馆等合作,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与博物馆、文化馆合作,举办剪纸艺术展览,将学校结合红色活动创作的优秀剪纸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学校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融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非遗传承中心等校外场所,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加深对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理解。同时,该?;菇糁轿幕胄T盎肪辰ㄉ栌谢岷?,打造了具有浓郁红色底蕴和非遗魅力的校园文化景观。校园内的雕塑、花坛、墙壁等都融入了剪纸元素,教学楼的走廊、教室墙壁上挂满了师生的红色主题剪纸作品,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和剪纸艺术的魅力。
充分发挥剪纸社团的优势,组织师生围绕红色文化开展主题创作活动。师生们将对党的热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融入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之中,让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把红色教育融入剪纸社团课程,开设“红色故事剪纸课堂”和非遗“布糊画”。社团老师在传授技艺的同时,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学生们在了解故事背景后,亲手创作相关剪纸作品,将红色故事融入作品中。布糊画社团的师生们运用布糊画独特的材质与技法,创作出众多精美的传统题材作品。通过非遗课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门非遗技艺,更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洗礼。
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该校通过将非遗剪纸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在“六好”标准的引领下,打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下一步,该校将进一步深化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