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学生_200元同城服务,附近100快餐二维码,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承德市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展示 | 当好主人翁,笑迎八方客

来源:文明承德    发表时间:2025-07-01

近年来,双桥区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围绕服务提升、要素保障、品牌塑造三大方向精准发力,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旅游服务,让游客沉浸体验城市的“烟火气”和“文明范儿”。

“文明驿站”让文明服务触手可及

建设文明旅游示范带,打造城市文明“会客厅”。以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为核心,串联碧园社区、山庄社区等景区周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文艺名家工作室、志愿者服务站等资源,倾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旅游服务示范带,构建集文化展示、旅游咨询、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文明“会客厅”。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优质暖心服务。围绕“奉献、有爱、互助、进步”服务宗旨,成立社会志愿服务组织5个,组建涵盖旅游服务、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队168支,注册总人数超9万人。从2023年成立至今,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已达4.8万小时。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已成为双桥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开展志愿服务大比拼)

“城市主人”让游客宾至如归

聚焦“吃”,烹出文明实践“美佳肴”。为了让游客尽情品味承德地道美食,在金龙皇家广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辐射带动周边各类餐饮和快餐店,打造独具特色的美食集群。同时,依托山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15元的旅游经济套餐,为不同游客群体提供快捷实惠的餐饮选择。

(山庄社区敬老餐)

聚焦“住”,打造文明实践“安心居”。以“记住乡愁、留住乡情”为主题,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拓展服务功能,将非遗展示、文艺表演融入民宿文旅体验项目,篱山别院、海赢居、而已小院成为游客耳熟能详的“网红民宿”,让游客“栖居于风景之中,沉浸于文化之内”,全面提升特色民宿入住体验感。今年“五一”期间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

聚焦“行”,铺设文明实践“畅行路”。将“让路于客,让景于客”服务理念贯穿文旅体验全过程。旅游旺季期间,开放辖区5所学校和7个企事业单位室外场地作为停车场,提供免费车位460个,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在旅游沿线主要路口设置12个文明交通引导站,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公共交通问询等服务,引导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文明行车、有序停放,确保道路交通井然有序。

"品牌效应"让双桥人文魅力出圈

“志愿微服务”释放城市“大温暖”。在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磬锤峰等5个主要景区设置7个志愿服务点,在旅游旺季,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纷纷积极主动上岗,为外地游客免费提供饮用水、应急药物、购票导引等志愿服务,满足游客出行需求,践行“用一杯水、几句话,温暖一颗心”服务初衷,彰显城市主人翁良好形象。今年“五一”期间共服务游客7万余人次。

(志愿者在景区周边开展志愿服务)

“小小讲解员”讲活城市“大历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招募组建一支以小学生为主体的210人“小小讲解员”解说队伍,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小小讲解员”用童声讲述承德往事,带领游客“穿越时空”,让文化体验“既有趣又有料”。

“劳动者驿站”温暖城市“守护者”。统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发挥服务功效,聚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城管等一线户外劳动者需要,建设66个“劳动者驿站”,配备微波炉、充电器、饮水机等设备,提供饮水、热饭、休息、充电等服务,仅今年“五一”期间服务超1.8万人次,有效助力景区周边治理,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文创产业园”点亮城市“夜经济”。在梵木·罗汉山文创园、半壁山·文明福地旅游度假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举办音乐节、艺术展览以及手工艺品集市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夜市”。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超过4万名游客打卡体验?!鞍滋旃劬?,夜晚品韵”已成为承德旅游新体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双桥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掣肘,在游客心中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目前,双桥区相关经验做法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上刊发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反响。下一步,双桥区将持续厚植文明底蕴,书写“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城市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