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学生_200元同城服务,附近100快餐二维码,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做文明有礼承德人

诚实人物|高树满用诚信站稳脚步

来源:承德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1-05-24

  从平泉食菌种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一举成为全县食用菌行业领军人物,在平泉,提到高树满,几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路走来,通过产业优势、自身奋斗和诚信魅力的叠加,高树满最终沉淀出成功的事业和道路。2017年5月高树满被评为诚实守信“河北好人”

  党和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比作中国经济新的“引擎”,对此高树满深有感触。创业之初,他也遇到如何把事业发动起来的困惑。

  和所有创业青年一样,当年,高树满怀揣梦想走出大山,当过装卸工,搞过建筑,还捡过破烂,各种尝试之后,他感觉这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1996年,平泉县发挥当地气候温润和林业资源丰富优势,发动群众种植食用菌,虽然面临无技术、无资金的“双囧状态”,高树满还是带头在自家院里种了2000袋香菇,当年纯收入2000元,收获第一桶金后,第二年他增加到4000袋,然而由于技术原因,这年连成本都没能收回。凭借在外打拼的见识,了解到人们对科学饮食的渴求,高树满意识到这个事业发展机遇不能错失,转年他借钱种植了5000袋香菇,晚上捧着书本潜心研究技术,白天盯在菇棚反复劳作实践,一年的精心辛苦,不仅还清了欠账,还净赚10000元,成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乡亲父老纷纷向他取经学习,一时间,他所在的安杖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村”,食用菌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产业发展之初,平泉食用菌市场都是坐等客户上门收购,销售价格控制在中间商手中,菇农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弱势群体,利益很难保障。2001年,高树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租地建起年种植量20万袋、产值120万元的规模园区,并投资35万元建起2300立方米的保鲜库和1000多平的生产加工车间,形成了自己的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他把平泉香菇的收购价格每斤提高了1元。

  诚信是一股无法量化的道德力量,它既是维系企业运转的纽带,更是撬动事业发展的杠杆。2003年非典时期,外地客商或借机压价或停止收购,很多菇农成熟的香菇堆在棚内卖不出。只有高树满,想方设法倒资金、腾库容,坚持不降价收购。通过这次事件,高树满深得大家的信赖和拥护,他与全县19个乡镇有30多名经销商建立起购销合作关系,而后高树满逐年增加投资,先后建起深加工保鲜库、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公司实力日渐雄厚。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到2005年,周边村镇95%的农户都种起了食用菌,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几乎家家翻盖了新房,安装了电话,购买了手机、摩托车,农民提前实现了小康。(记者 张铱航)